湘潭这个普通工薪家庭搬家4次 发生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3-07-02 点击:101
湘潭一个普通工薪家庭的数次长途搬家“像这样的住房条件,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79岁的谷邵清家住岳塘区下摄司街道,九洲社区解放村26栋。说起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他们家住房条件的变化,他感慨良多。
谷邵清现在住的这套房子足足有13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大客厅装修精美,布置温馨。他的儿子谷立波见有客人上门,从书房走了出来,接了话茬,跟我们聊起了他家数次搬家的故事。
谷立波今年39岁,和在湘电工作了数十年的父亲一样,他现在也是湘电集团的一名普通职工。谷立波说,第一次搬家要从他10岁那年说起。那年,他同三个姐姐从湘潭县云湖桥镇古城村来到了湘潭市,摆脱了农村户口。后来母亲也来了,一家六口便全部挤进了父亲的小宿舍。
“最开始我们住的那间房还不到30平方米,后来,厂里照顾我们家人口多,分了最大的一间给我们。” 谷立波带着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来到他曾经住过的湘电集团青年职工宿舍区。他告诉我们,其实最大的房间也只有30平方米,放下三张床后,在屋里打个转身都很困难,而三个姐姐更苦,同挤一张床。
曾经住过的湘电集团青年职工宿舍房犹在,但楼前面的单车棚被篮球场、设计精美的公园及健身场所取代。
“宿舍、食堂、文化楼、澡堂这些都是原来的房子,不过单车棚不见了,路面也变了。”谷立波指着宿舍楼前漂亮的小公园、乒乓球桌、篮球场说,以前可没有这么好的场地休闲和锻炼。
“以前,人们出行靠骑自行车,这里的单车棚都是双层的,中间有个门,两边是坡。”谷立波指着一处篮球场告诉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他已经十多年没有来过这里了,公寓还是以前的公寓,食堂还是以前的食堂,澡堂也在,不过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他还记得当时宿舍区住了很多人,自行车怎么都摆不下,每天晚上在文化楼三楼看黑白电视,位置总是满满的。他在这里住了大概有两年多,直到厂里给父亲分了福利房。
福利房在栗塘村,条件也不好,两室一厅,但最多40平方米,没有厕所,两室还包括在楼梯间搭的厨房。谷立波带我们来到现在的栗塘小区,一直行驶到最里面的一栋才停了下来。这是解放村3栋,共6层,2005年建的。
谷立波说,他们以前住的福利房是两层楼的,他们住在一楼,对面不远处有个公厕,上厕所特别不方便,特别是冬天。“现在公厕没有了,福利房也在2003年拆了,和周围其他平房一起拆的,都建了楼房。”
谷家曾经住了9年多的狭小福利房不见了,原地建起了六层的楼房,每套房子宽敞明亮,设施齐全。
“住房条件真正改善是在2000年,搬家后就过了千禧年,我记得很清楚。”谷立波介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政府、企业都非常重视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建了大批经济适用房。1999年,谷家有了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指标,抽中的是解放村14栋三单元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虽然在六楼,但一家人特别高兴。
曾经住过的经济适用房和他现在住的这栋楼合并管理,成了同一个小区,政府提质改造后,小区越来越美。
当初买这套房花了五万多元,没有住房公积金,不能贷款,对他们家也是一笔巨大的支出。好在厂里根据工龄,给职工补贴了相当一部分,一家人这才住上了舒适的房子。
“这次搬家后,家里居住环境宽松了许多。有两个姐姐也成了家。唯一不方便的地方就是当时烧液化气,每次买都要搬着几十斤的大罐子上六楼,累得够呛。”谷立波感叹不只是住房条件改善了,城市的各个方面都在进步,特别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让人们享受到了切实的福利。现在,天然气管道的铺到家,再也不用为购气发愁了。
此外,小区管理越来越规范,去年政府为老旧小区提质改造,不仅小区面貌焕然一新,还规划了许多停车位,添置了不少休闲设施,居住环境也越来越好了。
谷家现在的住房有130平方米,装修精美,与30多年前相比,有着天壤之别。谷家人告诉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他们最早的住房只有30平方米,与这套房子的餐厅差不多大,当时住了六口人。
现在他们住的这套房子是谷立波2016年买的,用的是住房公积金贷款。“改革开放四十年,城市面貌、居民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让老百姓有盼头,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谷立波一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十九大的召开对搬家行业的影响
天时地利人和对于搬家的重要性
搬家住进城 日子过得甜
由一起搬家安全事故引发的深思
澳男子不想花钱找搬家公司 靠火车搬运冰箱遭罚款
您知道打电话给长途搬家公司,应该怎么咨询吗?
为什么动漫中有这么多的搬家?搬家是有好事发生么?
跨省搬运公司收费的一些差异